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5的文章

從基層棒球教練看見孩子多元發展

圖片
從基層棒球教練看見孩子多元發展 ⚾從社區棒球看見潛能:專訪國中社區棒球隊許教練 在台灣,升學壓力常常讓家長和孩子們喘不過氣,尤其是對於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傳統教育體系的單一評量標準,往往讓他們的潛能被掩蓋。然而,在台南的安順國中社區棒球隊,擔任教練的許俊亮教練卻用棒球這片天地,帶領著一群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LD (學習障礙) 的孩子融入球隊,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作為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的理事長,我很好奇:許教練是如何做到的? ⚾用棒球點燃熱情 走進國中的棒球場,孩子們奔跑、吆喝的聲音此起彼落,看似尋常的場景,卻藏著不平凡的故事。許教練指導的這群孩子,有些在課堂上難以專注,有些對繁重的學業感到挫敗,但到了球場,他們的眼神卻閃著光。「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責備,而是被看見。」許教練笑著說。他觀察到,ADHD的孩子往往精力充沛卻難以聚焦,而棒球的動態性正好成為他們宣洩能量的出口;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球場上的實作經驗則比書本更能激發他們的自信。 「我不會要求他們一次記住所有規則,而是讓他們在練球中慢慢摸索。」許教練的教學方式簡單卻有效。他不強求完美,而是讓孩子在每一次揮棒、每一次接球中找到成就感。這種「從做中學」的過程,正是學會長期推廣的理念: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學習節奏,關鍵在於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 ⚾群體的力量與多元發展 許教練特別提到,棒球作為團隊運動,給了這些孩子一個珍貴的群體學習環境。「他們在球場上會互相提醒、互相鼓勵,這種互動是課堂裡很難看到的。」他舉例,有個ADHD的孩子原本不擅長等待,但在隊友的陪伴下,學會輪流上場時的耐心;另一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則在教練與隊友的肯定下,逐漸克服對失敗的恐懼。 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不僅僅是在練球,更在培養社交能力與韌性。這與學會倡導的跨領域發展不謀而合。我們相信,孩子的成長不該只看學業成績,運動、情感教育與生活技能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許教練的故事,正是這理念的最佳實踐。 ⚾從自身經歷出發的啟發 許教練坦言,自己並非出身於傳統的「高學歷」路線,但他憑藉專業證照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大型醫院的工務室找到了一席之地。「只要肯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不怕沒出路。」他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家長,成功的路不只一條,對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他鼓勵家長放下對成績的執著,讓孩子有機會探索興趣,無論是運動...

《及早發現、即早協助: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評估的重要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蔡明富教授

圖片
《及早發現、即早協助:學前兒童情緒行為問題評估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4-6歲的學前期是社會情緒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許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常面臨一個難題:如何客觀評估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是否在正常範圍內?為此,本次在2025全國特殊教育教學實務研討會中特別專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蔡明富教授,介紹他與團隊研發的本土化評估工具——「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ocial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for Preschool, SBASP),幫助家長與專業人員更精準掌握幼兒的社會情緒發展狀況。 為什麼需要專業的學前社會情緒評量? 蔡明富教授在台灣師範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便專注於兒童情緒行為障礙研究,尤其關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等發展障礙兒童的評估與介入。他發現,台灣過去缺乏適合本土文化背景的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工具,使得許多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未能被及早發現,錯失早期介入的黃金時機。 為此,蔡教授與吳裕益、莊涵皓等學者合作,於2016年正式發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SBASP),並在後續研究中持續驗證其信效度與適用性。這套工具不僅能幫助教師與家長系統性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更能透過科學化的評估,區辨出需要進一步支持的孩子,例如具有ADHD或社交溝通困難特質的幼兒。 SBASP評量系統的兩大核心面向 SBASP的設計涵蓋「社會能力」與「問題行為」兩大主軸,並細分為多個子向度,讓評量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1. 社會能力評估 自我控制能力: 包括自主行為(如:是否能遵守簡單指令)、情緒管理(如:挫折時是否能適當調節)。 人際互動能力: 涵蓋人際關係(如:是否能與同儕互動)、溝通表達(如:是否能清楚表達需求)、合作同理(如:是否能分享玩具或安慰他人)。 學習行為表現: 包括學習習慣(如:是否能專注完成任務)、學習表現(如:是否能跟隨教學活動)。 2. 問題行為評估 分心過動傾向: 如不專注(易受干擾)、過動衝動(難以安靜坐好)。 反抗違規行為: 如憤怒反抗(易發脾氣)、攻擊違規(如推打他人或破壞物品)。 焦慮退縮表現: 如焦慮害怕(對新環境過度緊張)、退縮害羞(逃避社交互動)、身心症狀(如因壓力出現腹痛或頭痛)。 SBASP採用教師評量與家長評量雙版本,讓不同情境下的行為表現都...

【公告】114年臺北市早期療育公衛醫療群計畫申請審查結果

親職講座審核通過與否條件說明: 一、未通過 : 1通常是線上,因為目前無法確認線上確實為家長,審核有困難, 請見諒 2 內容看起來是孩子的治療課程,家長親職的教導內容少 3 不確定是否該場講座是否是接受其他團體之邀約,無法確認不會重複領講師費 4 實體舉辦的場地在外縣市 5 同一家診所或治療所申請時數過多 ,因總申請時數超過上限,為維持機會公平起見,會刪除申請較多的場次。 二 、有條件通過 表示需確認某些要件後 可通過 1 若演講內若內容涉及產品 或醫療用品的使用, 不可在診所或治療所 醫療場所直接 販售,例如貼布、精油等。建議一般性的介紹,  避免有特定推銷行為。 2 介紹網路遊戲增能課程中, 注意避免網路成癮之風險,特別時過動症自閉症、 高危險群孩子 。 申請線上者,可更正為實體重新提出申請,會重新考慮是否通過。但因時數有限,請盡量在4小時之內較有機會,謝謝。 專家督導 及專業教育訓練仍有時數, 請大家繼續踴躍申請,謝謝! 114年臺北市早期療育公衛醫療群計畫申請審查結果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