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棒球教練看見孩子多元發展
從基層棒球教練看見孩子多元發展
⚾從社區棒球看見潛能:專訪國中社區棒球隊許教練
在台灣,升學壓力常常讓家長和孩子們喘不過氣,尤其是對於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傳統教育體系的單一評量標準,往往讓他們的潛能被掩蓋。然而,在台南的安順國中社區棒球隊,擔任教練的許俊亮教練卻用棒球這片天地,帶領著一群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LD (學習障礙) 的孩子融入球隊,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作為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的理事長,我很好奇:許教練是如何做到的?
⚾用棒球點燃熱情
走進國中的棒球場,孩子們奔跑、吆喝的聲音此起彼落,看似尋常的場景,卻藏著不平凡的故事。許教練指導的這群孩子,有些在課堂上難以專注,有些對繁重的學業感到挫敗,但到了球場,他們的眼神卻閃著光。「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責備,而是被看見。」許教練笑著說。他觀察到,ADHD的孩子往往精力充沛卻難以聚焦,而棒球的動態性正好成為他們宣洩能量的出口;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球場上的實作經驗則比書本更能激發他們的自信。
「我不會要求他們一次記住所有規則,而是讓他們在練球中慢慢摸索。」許教練的教學方式簡單卻有效。他不強求完美,而是讓孩子在每一次揮棒、每一次接球中找到成就感。這種「從做中學」的過程,正是學會長期推廣的理念: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學習節奏,關鍵在於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
⚾群體的力量與多元發展
許教練特別提到,棒球作為團隊運動,給了這些孩子一個珍貴的群體學習環境。「他們在球場上會互相提醒、互相鼓勵,這種互動是課堂裡很難看到的。」他舉例,有個ADHD的孩子原本不擅長等待,但在隊友的陪伴下,學會輪流上場時的耐心;另一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則在教練與隊友的肯定下,逐漸克服對失敗的恐懼。
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不僅僅是在練球,更在培養社交能力與韌性。這與學會倡導的跨領域發展不謀而合。我們相信,孩子的成長不該只看學業成績,運動、情感教育與生活技能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許教練的故事,正是這理念的最佳實踐。
⚾從自身經歷出發的啟發
許教練坦言,自己並非出身於傳統的「高學歷」路線,但他憑藉專業證照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大型醫院的工務室找到了一席之地。「只要肯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不怕沒出路。」他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家長,成功的路不只一條,對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他鼓勵家長放下對成績的執著,讓孩子有機會探索興趣,無論是運動、藝術還是其他領域。
⚾改變家長觀念的長期挑戰
談到家長,許教練忍不住感嘆:「大部分家長問的還是升學和學校課業相關的問題。比如這個禮拜,商工棒球隊的總教練要來招生,家長們還是會擔心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學校、拿到好文憑。」他理解這種焦慮來自台灣長久以來的升學文化,但也直言,要讓家長從「文憑至上」轉向重視「一技之長」,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
「我會跟他們說,這些孩子在球場上學到的東西—毅力、團隊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比課本差,甚至可能更能幫他們立足社會。」許教練認為,改變觀念不能急於一時,而是要透過一次次溝通與實際成果,讓家長看見多元發展的價值。
⚾給家長的建議
在訪談中,許教練分享了幾點心得:
- 耐心陪伴:發展障礙的孩子需要更多時間適應,家長的理解比催促更重要。
- 找到興趣點:讓孩子嘗試不同活動,找到能點燃他們熱情的事物。
- 肯定小進步:每個微小的成功,都能成為孩子自信的基石。
- 團隊支持:讓孩子融入群體,從同儕中學習合作與互助。
⚾結語與學會的邀請
許教練用棒球為這些孩子開啟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只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與空間,每個孩子都能綻放光芒。這正是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創立的初衷:推動社會理解並支持每一位孩子的多元發展。我們感謝像許教練這樣默默耕耘的基層工作者,也誠摯歡迎更多教育、心理、醫療等領域的專家加入學會,與我們攜手為孩子們打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若您有志一同,請聯繫我們,讓改變從這裡開始!👏
許俊亮
台南安順國中社區棒球隊總教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