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0的文章

幼兒過動,宜考慮家長、學校情境因素。

  學前過動症狀與環境可能有關,面對 學前過動,宜把家長、老師一起納入協助。 長庚大學古黃守廉,倪信章,梁歆宜等人的研究發現學前ADHD學童的症狀只在學校或家中出現, 這個差異有部分是情境風險因素的差異所致。 這個研究從台灣社區社區或醫院招募的99名4或5歲有 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或ADD)症狀的幼童。評估小朋友注意力、抑制力、ADHD 症狀的嚴重程度、父母的壓力和對自己養育子女的看法。根據老師和父母的報告,分為四組: 學校過動組,家庭過動組,普遍過動組,低分組。 結果發現各組症狀相關的危險因素有所不同。 學校過動組在注意力和抑制力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困難,與對學校生活,學習和同伴互動的適應性差有關。 該組兒童的父母報告的父母困擾較少,並且沒有認為在教養上,沒有比其他父母困難。 而家庭過動組的父母則有較高的壓力且教養上有更大的負擔。家庭組ADHD幼兒可以適應學校生活。但在注意表現上有困難 表示家庭過動組ADHD 跟學校過動組幼童有較差的神認知之功能。 調查發現, 老師報告的ADHD 症狀與抑制控制,語言能力和學習成績有關。 父母報告的ADHD 症狀與父母的身心負荷,憂鬱症等疾病的存在以及家庭功能有關。 也就是說 父母對ADHD 症狀嚴重程度的認知與親子關係之間是雙向的。父母的養育方式和父母的壓力可能是父母報告的ADHD症狀的家庭背景風險因素。 基於這些發現,在面對學前ADHD幼兒時,要考慮把父母和老師的症狀報告相關性納入考慮,提昇家長跟老師照顧能力,建立良好環境,促進兒童發展。 Hwang-Gu, S.-L., Ni, H.-C., Liang, S. H.-Y., Lin, H.-Y., Tsao, L., Lin, C.-F., & Gau, S. S.-F. (2020). Contextual Factors Impact the Variability in ADHD Symptoms in Preschoolers with Situational Hyperactivity.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https://doi.org/10.1177/1087054720938864

【為什麼孩子就是無法看著你說話呢?】

圖片
  【為什麼孩子就是無法看著你說話呢?】 黃慧婷 臨床心理師 / 奇美醫院 一個媽媽特意請假來看門診, 焦急的說我的孩子都不看人,我要怎麼教呢? 孩子不看人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有自閉特質的孩子,他們對 「物品」的感興趣比對「人」的興趣高,尤其是吸引他的事物,例如旋轉的風扇、輪子或閃爍的霓虹燈等,多數孩子不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主動跟別人有眼神接觸的意願就比較低,另外,這樣的孩子通常很難理解抽象的非語言溝通,眼神交流這種細微又高速的信息溝通方式會讓他們感到焦慮。 那有關於「眼神對視」的訓練,我們可以怎麼做? 1. 蹲下來,讓自己的視線與孩子平行 2. 將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移開他的視線,不然就將該刺激物擺放在你和他的視線之間 3. 捲起一張紙或書本變成望遠鏡,與孩子一起玩眼神相互對視遊戲 4. 發揮創意彩繪自己的臉,讓孩子對你的臉感到好奇,但色彩千萬太嚇人 5. 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貼紙圖樣,貼在自己的兩眼之間,嘗試讓孩子在撕下貼紙時能夠看著你 6. 一起與孩子照鏡子,讓他從鏡子中注視到身旁的你和眼神 7. 注視著孩子,先不急著與他說話,當他眼神注視著你時,再開口 8. 當孩子想拿走你手上的物品時,記得先看著他並緊握著物品不放,除非孩子眼神注視著你,再將手輕輕放開 9. 多與孩子一起玩丟接球或互推小汽車遊戲,試著以不同的距離讓他嘗試看著你 10. 多微笑看著孩子,你的笑容終將吸引孩子眼神的注視 其實不管孩子是否因為自閉特質而影響眼神對視的意願,其實很多孩子也常常會在往來對話中眼神失焦(俗稱六神無主),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狀況,邀請你嘗試看看上述的小撇步,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吧! 【重要小提醒】 嘗試成為一位耐心的家長(比孩子多一點就可以了),當孩子對你提出任何要求的時候,不要立即反應,哪怕只是「一眼瞬間」,也一定要等到他看著你以後再隨即應答,強化孩子的對視動機,多試幾次,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唷! 資料參考整理摘要來源: ppt.cc/fcE91x 10種讓自閉兒注視您眼神的方法/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每日頭條:鍛鍊自閉症兒童的眼神-看著我的眼睛/大連乾愛 /2018.8.16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的認識

圖片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的認識 / 邱姵寧醫師 第一輯 :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應盡早接受發展障礙評估和早期療育 孩子在家有正常説話的能力,但到了學校就是不會跟老師和同學開口,讓父母非常的焦急。父母親除了愛心、耐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的是孩子可能有 #選擇性緘默症 以至於在社交場合無法說出話來。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是一個兒童心智科常見的診斷。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DSM-5) 中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標準有5個條件: A. 持續地無法在預期要說話的特定社交場合 (如學校) 中說話,儘管在其他場合是可以說話的。 B. 妨礙學業或職業上的成就或其他社交上的溝通。 C. 期間持續至少一個月 (不限入學的第一個月) 。 D. 不能說話的原因無法歸因於對社交場合所須使用的言語缺乏了解或感到不適。 E. 無法以溝通障礙症做更好的解釋,且不僅是只發生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思覺失調症、或另一精神病症的病程中。 選擇性緘默症約在2歲多至4歲發病,直到學校情境才會被診斷出來,通常延遲 4年後才會接受評估。孩子有害羞,退縮特質,慢熟,也有較多沉默寡言內向的親戚,因此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只是害羞不愛說話, 覺得長大就會好,但是孩子常常到小學的年紀不敢說話、交不到朋友,或是合併社交畏懼症,甚至被霸凌也不敢說,最後畏懼上學,因此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是非常重要的。 選擇性緘默症也會合併發展障礙之問題,如: 構音問題、口吃、語言表達障礙、認知發展與動作發展障礙,因此需轉介”發展遲緩兒童評估中心” 接受全面的發展評估。 挪威的學者研究: 以學校為基礎的認知行為治療治療30位選擇性緘默症, 發現 3 -5 歲治療效果比6-9 歲於5年的追蹤好,愈早治療愈好,以免不說話的行為固著化。 參考資料 (Treatment of selective mutism: a 5-year follow-up study.Oerbeck B, Overgaard KR, Stein MB, Pripp AH, Kristensen H.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8 Aug; 27(8):997-1009. Epub 2018 Jan 22.)

我家孩子發展比別人慢,怎麼辦?

圖片
  我家孩子發展比別人慢,怎麼辦?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 劉峻豪醫師 孩子平安順利的長大,是每位父母心中最大的願望。然而,當別人家同齡的孩子都已經會講話、會跑跳時,看著自家孩子發展卻遲遲在原地不動,縈繞在父母心頭的焦急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每位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步調。但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在某一階段達成應有的發展里程碑,而不至於相差太遠。醫學上把兒童的發展分為:「粗/精細動作」、「語言」、「認知」、「人際社會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處理」五個區塊,每一個區塊都有根據全國調查統計出來的里程碑做為參考。當未滿六歲的孩子發展落後於同齡應有的發展指標太多,則稱為「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 DD)」。在五個區塊裡,若是兩項以上均有遲緩現象的話,則符合「整體發展遲緩(Gross developmental delay, GDD)」的定義。 發展遲緩在全世界的盛行率尚未有嚴謹且大規模的研究,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不同國家的盛行率大概落在5%到12%之間,也就是說每8到20個孩子裡面,就會有一位在發展上遭遇困難,而有1%到3%的孩子是屬於影響範圍較廣的「整體發展遲緩」。若是以台灣一年誕生17萬新生兒來推估,每一年就多了八千到兩萬人是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遲緩,而其中1700到5100位幼兒,是屬於整體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並非一個特定的疾病,常見在臨床上表現為「發展遲緩」的原因有許多,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如X染色體脆折症)、代謝異常有關(如黏多醣儲積症、苯酮尿症等)、心智疾患有關(如自閉症),也可能與重金屬(如鉛)、身體疾病(如貧血或癲癇)、母親孕期營養不足或酗酒、或是出生時缺氧有關。除此之外,成長過程中缺乏成人的教養與互動,亦有可能表現為發展遲緩。 要找出發展遲緩的原因,則有賴醫療團隊全方位的合作。從出生史、生長發育史、家族史、完整的全身檢查、到孩子的社會互動狀況,都會需要醫師依照個案狀況去考慮各種可能性。如有需要,更進一步的抽血檢查(如血球計數、電解質、肝功能、甲狀腺功能、肌酸酐、重金屬、維他命B12等等)、尿液檢查(如尿中的有機酸或黏多醣)、以及基因檢測(如染色體檢查或X染色體脆折症檢查等),也都會在醫師的臨床考量範圍內。 然而在做了這麼多完整的檢測之後,仍有許多人是找不出明確的發展遲緩原因的。幸好即便如此,醫療團隊還是能依照個案的狀況擬定早療方針

發展障礙兒童家庭: 階段性挑戰與支持

圖片
  發展障礙兒童家庭: 階段性挑戰與支持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 尤郁晴社工師 倪信章醫師 當家庭迎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時,儘管每個家庭的準備有所不同,無疑總會帶著喜悅、祝福且盼望的心情。然而,若新生命的到來伴隨著發展障礙,無論是何種發展障礙類別,勢必會對於每個家庭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和影響,因為沒有一個家庭是準備好來面對發展障礙兒童的來臨。 兒童從出生開始即在家庭受到最初的保護與照顧,發展障礙兒童也不例外。隨著發展障礙程度不同,家庭所要提供的保護與照顧也不同,家庭結構與穩定度也會因為發展障礙兒童的到來而改變。此外,發展障礙兒童對於家庭與個人、家庭次系統的發展也會彼此影響。因此,在幫助發展障礙兒童時,千萬不能忽略父母/照顧者與家庭的需求。 發展障礙兒童對於家庭的影響也會隨著障礙發生的原因與時間長短而不同。初期,家庭都會先經歷一個混亂的階段,若以長期發展來看,家庭在不同階段都會需要多元資源介入以因應發展障礙對於家庭的影響,影響的層面包括經濟、情緒、照顧技巧、障礙者生涯規劃等,表格整理了發展障礙兒童歷程與家庭階段性需求及支持等文獻資料。 發展障礙是一個連續性的歷程,隨著發展障礙兒童年齡的成長,家庭在各個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需求。此外,由於家庭內部組成的不同,而延伸出每個家庭獨特的的需求。而家庭中的每個人在歷程中所承受的內外壓力,都會影響著整個家庭的運作與發展的脈絡。 對於家有發展障礙兒童的家庭而言,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複雜多元的,不是單靠父母/照顧者就能迎刃而解,在專業服務上也無法用單一面向的課程、服務內容或專業人員來解決。他們需要的,是多種不同面向的社會,教育以及醫療資源、以及專業的團隊來協助,支持家庭走過每個發展階段,平穩地度過每個發展階段的危機。唯有穩定的家庭支持才能有效地幫助發展障礙兒童順利成長。 Reference: 1.賴念華、李御儂、羅子琦、蕭雅雯(2020)。〈臺灣身心障礙者母親在不同時間點之困境與服務需求初探〉,《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第45卷1期,頁1-32。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林芷萱(2016)。〈從5W思維方式看身心障礙兒童家庭支持與社會資源之整合〉,《家庭教育雙月刊》,第64期,頁45-51。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3.朱鳳英、林幸君、林惠芳、孫明儀、張如杏、劉瓊英著,劉瓊英主編(2010)。《早期療

淺談認知學習發展問題的類型

圖片
  淺談認知學習發展問題的類型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 林逸祥臨床心理師 「媽媽,您的孩子好像學習比較慢一些…」,當老師這麼說的時候,爸爸媽媽心裡可能出現很多疑問和擔心,不確定老師是觀察到什麼才這麼說,那麼慢了別人多少,接下來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早期發現很重要,這有賴於老師和父母們的細心觀察。以下會概略性介紹認知學習發展問題的特徵。 認知指的是對於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只要是學習過程中涉及到的心智活動,均是認知發展重要面向,包含注意力、記憶、知覺、思考、推理、判斷、問題解決等。在臨床實務中,會使用標準化發展/智力測驗工具來輔助評量孩子的認知功能,瞭解孩子目前發展階段。以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學習問題可粗略分為幾個類型: 1. 語言發展問題:這類型的孩子主要核心困難為語言的理解與表達,非語言的能力大致上無明顯問題。語言發展分為四大層次:(一)語音:說話清晰度、(二)語意:詞彙量與豐富度、(三)語法:語句的規則掌握、(四)語用:有效溝通的能力。當老師反應孩子講話比較慢時,有可能指的是孩子說話太含糊、會講的詞彙不多、說話語句片片段段、對答時不太知道怎麼切題回應。任何一個層次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與溝通表達。 2. 視知覺發展問題:和語言發展問題的孩子相反,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語言能力還可以,但對於拼圖、樂高拼組、畫畫等活動比較不在行,而這可能反映著孩子的視知覺問題。一般來說,視知覺可粗略分為圖形(what)與空間(where)兩大向度,影響著孩子對於圖形的細節辨識、角度方位的掌握、仿畫幾何圖形的能力。需要留意的是,這類型孩子常是學習障礙的高風險族群,有一定比例入小學後會有讀寫方面的問題,此外,計算困難也常是空間感不好的孩子常伴隨的特徵。 3. 學習效率緩慢:這類型的孩子,通常是學習潛能還不錯,但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短暫、興趣執著在特定主題等原因,影響到學習的效率。他們最大的問題出現在學習歷程最前端—「訊息接收」不穩定,所以表現出來的樣貌常常是學習能力起起伏伏,有聽到的內容都會,但沒聽到的時候就沒學到,或是明明比較難的會,簡單的又粗心犯錯。通常只要加強注意力的穩定度,能大大提升學習表現。 4. 執行功能問題:這類型的孩子容易被忽略,當做不到時,常被誤會是動機跟意願的問題。他們通常對於基本認知概念的掌握還不錯,但當被交代的任務太過複雜時就容易出錯。執行功能指的是組織規

學會組織架構及理監事名單

  學會組織架構及理監事名單 第一屆理監事   1090503-1120502 理事長:鄒國蘇 副理事長:吳佑佑 常務理事:倪信章 理事:梁歆宜、林幸君、侯育銘、林健禾、吳進欽、陳佩玉、李家汎、王明鈺 常務監事:林亮吟 監事:翁菁菁、周文君 秘書處 秘書長:劉弘仁 副秘書長:邱姵寧、李宜靜 執行秘書:麥玉芬 行政祕書:張祐菱 學術組 召集人:倪信章 副召集人:梁歆宜 公關網路組 召集人:梁歆宜 副召集人:林健禾 資源連結和聯絡:李家汎、李宜靜 財務組 召集人:林亮吟 服務組 召集人:翁菁菁 副召集人:羅筠 課程組長:麥玉芬、張淑玲 相關協助:吳佑佑

發展障礙兒童青少年的睡眠

圖片
  發展障礙兒童青少年的睡眠 金韋志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兒童心智科及睡眠中心 睡眠問題在發展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並不少見,最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入睡困難和睡眠中斷。這些睡眠問題會影響白天的精神,造成嗜睡、注意力不足、學習問題、情緒和行為等問題。與一般兒童青少年相同,發展障礙兒童及青少年的睡眠問題多源於幾個與睡眠相關的生理機轉。首先是活動量不足,缺乏白天的運動;其次是生理時鐘混亂,睡眠的時間點不正確晚睡晚起;最後是過動或情緒問題,過度亢奮以致入睡困難。父母在處理這些睡眠問題時,初步可以依照上述的幾個睡眠機轉調整孩子的睡眠模式: 1. 提供孩子足夠的活動和運動量是第一步,很多發展障礙的孩子合併過動的症狀,若精力無處發洩,或是午睡時間過長,到了晚上不夠疲勞,就很難乖乖配合上床睡覺,另外要注意要避免在睡前激烈運動,以免孩子亢奮到睡不著。 2. 生理時鐘的部分,要建立規則的睡眠習慣,大部分的家長們都知道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上床是很重要的,但比較少注意孩子是否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尤其假日可能全家一起睡到自然醒,晚起自然晚睡,孩子如果沒有辦法養成早起的習慣,也就比較難早睡。除此之外早起活動照射的陽光也助於孩子建立規律作息。 3. 若孩子有過動或情緒問題,造成睡前過度亢奮影響入睡,則需要給予較長的睡前冷靜時間,對於明顯過動的孩子甚至會需要一至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這段睡前準備的時間,應該避免會讓孩子興奮的活動,可以說故事或和大孩子聊聊天,撥放柔和的音樂,調暗家中的光線,協助孩子冷靜下來。 4. 發展障礙的孩子與一般孩子相較,受限於能力或合併過動、情緒問題,要建立睡眠習慣是較需要技巧的,父母可以提供孩子與其發展相應、聽得懂的睡眠衛教,像是搭配童書說故事的方法,並利用行為治療的原理引導孩子,以適當的增強物提升孩子配合的動機。 5. 觀察孩子睡眠時的表現,有些孩子可能合併睡眠呼吸中止,會因為打呼、睡覺時呼吸不順影響睡眠,也有些孩子出現夜驚、夢遊等異睡症或睡眠動作異常,若有這些症狀則應該就醫評估。   兒童青少年的睡眠隨成長發育會漸漸變化,與環境、壓力、生理疾病密切相關,也受文化社會因素影響,像是手機平板或網路遊戲等。因此評估時必須全盤了解個別睡眠問題的表現與特性,多方面給予適當的調整介入,才能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整體來說,雖然許多睡眠問題不會有急性的風險,但若持續則可能造成長期影響,甚至惡化發育、

【孩子怒了,爸媽也火了—談兒童情緒控制】

圖片
  【孩子怒了 ,爸媽也火了 —談兒童情緒控制】 黃慧婷 臨床心理師 / 奇美醫院 許多家長都會面臨到孩子發脾氣時,自己手足無措的窘境,尤其當好言相勸之後,仍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情緒也隨之高漲,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因此情緒管理必須要大人自行先練習,再來面對孩子的火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會宗旨,重點工作方向

本會宗旨: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協助有發展障礙之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為宗旨。 本會重點工作方向: (一)、辦理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相關學術、教育與倡議活動,包括:演講、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宣導文章發表…等。 (二)、辦理發展障礙兒童、青少年及家長相關培力課程。 (三)、提供專業人員及家長、民眾有關發展障礙相關之諮詢服務。 (四)、倡議與協助建構發展障礙兒童、青少年生活、學習、與就業之友善環境。 (五)、承辦公私立機構委託執行之研究或計畫。 (六)、其他符合本會宗旨之相關服務。

109年年度研討會課程表

圖片
 1 09年年度研討會課程表出來了。 參加對象: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相關之專業人員 學分申請: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師學會、台灣諮商心 理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台灣 物理治療學會、台灣護理師學會。 (學分申請中) 費用:600元(不含午餐)。 報名前先匯款,並在報名表單上填寫匯款帳號後五碼及匯款時間。 匯款資訊:帳戶名稱: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 第一銀行 (007) 萬隆分行 帳號:194 -10-03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