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的閱讀與寫字難題:專訪曾世杰教授

破解孩子的閱讀與寫字難題:專訪曾世杰教授 讀寫障礙(dyslexia)與寫字問題常困擾學齡兒童,影響學業與自信。臨床醫師作為家長求助的第一線,需快速評估問題並提供實用建議。為此,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專訪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曾世杰教授。曾教授曾任臺東大學副校長、師範學院院長,及台灣學障學會、台灣閱讀協會、中國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事長,擁有豐富的學術與教育實務經驗。長期研究 閱 讀寫困難的基礎研究及介入研究,關注國語注音及英語字母拼讀教學、偏鄉弱勢兒童的學習扶助,在中、英閱讀困難及寫字問題的議題上,幫助過許多孩子,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培育師資,直到2025年2月1屆齡退休。本文整合曾教授研究論文及教學實務觀點,幫助醫療人員辨識困難類型、協助家長介入的策略,並促進醫學與教育專業的合作。 曾世杰教授指出,讀寫困難根源於心理語言學的處理問題,主要涉及 聲韻覺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與 快速命名能力 (rapid naming),而寫字困難多因 記憶提取困難 (memory retrieval),而非單純的動作問題。解釋讀寫障礙成因的理論模型很多,他特別看重「雙缺陷假說(The Double Deficit Hypothesis)」因為它的分類與介入需要特別吻合。閱讀困難可分為單純聲韻缺陷(拼讀困難)、單純唸名缺陷(流暢性不足)以及雙重缺陷(兩者兼具)。為協助醫師高效評估,曾教授建議醫師可用以下方式於5–10分鐘內進行初步篩檢: 聲韻覺識 :根據台灣的國民教育設計,醫師一定要了解兒童小一入學時學習注音是否有困難,如果在排除智障、自閉和注意力問題後,家長仍反應有顯著困難,這就是聲韻覺識困難的高風險兒童。問診時可以問小朋友:我說「花」的時候你說ㄨㄚ;我說「貓」的時候你說ㄠ;我說「哭」的時候你說什麼?這類刪音素的題型,是最能區辨出聲韻處理困難的測驗項目。 快速命名能力可採用其團隊研發的《快速自動化唸名測驗》 ( https://www.mytest.com.tw/Infant_page.aspx?title=LD_RAN ) ,讓兒童讀50個隨機排列的數字、注音、顏色和物件,要他們「讀的愈正確愈好、愈快愈好。」施測者用馬表計時,也要記錄下正確率。在臨床上,最能預測國小閱讀能力的是數字唸名測驗,因為它成本低,施測在2分鐘內完成,實證研究指出,幼兒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