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早療的挑戰與機會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劉峻豪醫師

隨著半世紀以來的現代化與都市化🏢,人口與資源逐漸地往都市集中,同一國家內不同地區的資源分布不均逐漸引起重視。即使與大部分國家相比,台灣的城鄉差距已經相對是較小的,但不大的島上仍有許多地區因為地理阻隔或資源分配上的限制,缺乏城市裡習以為常的醫療資源。

而早期療育,也是偏鄉缺乏的資源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發展遲緩盛行率約為6-8%,其他研究顯示在鄉村地區盛行率甚至更高📈。對於有發展遲緩的孩子來說,能否在六歲以前的黃金期接受早期療育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及早接受療育,能讓孩子發展狀況加速追上同儕,避免後續在學習與適應上的落差。

然而,早期療育內容分為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認知介入等等,分別由學有專精的治療師負責;但對於許多遲緩兒的家長來說,每周必須往返治療機構數次,畢竟仍是時間⏲️與金錢💰上的不小負擔。而在偏鄉地區更是如此。對於偏鄉民眾來說,除了人口基數無法支持復健診所至偏鄉開業以外,距離市區往往動輒1-2小時車程🚗,讓有心想做早療的家長只能乾著急。

所幸,長庚公益基金會從2020年開始,於桃園復興區試辦偏鄉早療計畫。復興區多數村落位於北橫公路上,交通不便,也缺乏早療資源。因此長庚團隊翻轉過往以醫療機構為中心的思維,改以社區為中心,將早療團隊帶到合作的幼兒園內,讓個案與醫療資源的距離縮短到零。

除此之外,為了彌補無法頻繁上山的不足之處,醫療團隊與幼兒園合作,在每次治療後的經驗分享,潛移默化的將早療的觀念傳授給幼兒園老師們。而老師們是日常生活中除父母外與孩子關係最密切的大人。透過對老師的增能,讓老師們能在日常的互動裡延續早療的精神,而帶給孩子最多的幫助。

透過治療課程、教師增能、家訪,我們將醫療與社區緊密結合;在這樣的早療計畫之下,偏鄉孩子們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透過老師主觀評估進步幅度甚至可達10-25%。由此可見,許多孩子其實天生能力不差,當有適合的療育資源介入,成果就能顯著地展現出來。這樣的嘗試也能給予政策制定者一個提醒,唯有當資源能夠彌補現實條件上的缺口時,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平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現任專家團隊 (第二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