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床實務研討會

圖片
        社團法人 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110年年度研討會二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床實務研討會 社團法人台 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110年度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訂於民國110年9月26日(週日)於 線上遠距 舉行。此次研討會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醫療照護、行為治療、臨床心理經驗、職能治療與特教鑑定與教育協助等領域廣泛的經驗分享及討論。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學齡前以及兒童時期非常常見,不僅影響了孩童的學業發展,同儕互動、社會適應,更可能影響親子互動以及長遠的人格發展、自信心,對於孩子本身、學校乃至於家庭都有非常大的衝擊與影響。因此,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幫忙應該從小開始,並且需要橫跨多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及家長一同協助,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安穩。 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持續關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的成長,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持續關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同領域的專家,將從精神醫學、心理學、職能治療、教育及家庭等理論與實證觀點切入,聚焦臨床實務的多項議題以及教育、家庭現場的實際挑戰。 內容精彩豐富,錯過可惜!。 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期待透過此次跨領域深度的交 流, 提升各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能及提供彼此相互對話交流合作的機 會。期待您的參加!                                         報名連結: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16106b3b8576ec

星兒入小學準備課程- 社交溝通核心能力先修班

圖片
1+1>2 星兒入小學準備課程   社交溝通核心能力先修班 「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為入小學後在社交學習甚具挑戰的孩子,結合早療各領域專家提供一全方位整合的親子課程,以加強孩子適應技巧與增進親職功能雙軌進行,協助您及孩子為入小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結合4大專業師資,預防5大適應困難  幼兒課程+家長團體,創造1+1>2的效果  社交情緒+溝通表達,入小學必備核心能力  從親子溝通到親師溝通,醫師告訴你怎麼做 招生對象:大班升小一具自閉/亞斯特質之學生 課程時間:2021年7月8日開課     每週四上午09:30-11:30,共6堂。 上課地點:景美醫院兒童復健中心 詳細課程介紹請點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DZkpi-D5zUs3d2BB3xm3BGUhAPi6grW/view 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https://forms.gle/LxhnkWqzBYicVp397

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110年年度研討會 自閉症類群障礙之臨床實務研討會

圖片
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 110 年年度研討會 自閉症類群障礙之臨床實務研討會 台灣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 110 年年度研討會暨第二屆會員大會於民國 110 年 4 月18 日(週日)於國立台灣大學應力所國際會議廳舉行。此次研討會以自閉症類群障礙在醫療端、心理評估、特教、社會資源、家庭影響與介入的經驗分享及討論。

11003 會員通訊

圖片
親愛的兒童青少年發展障礙學會會員您好!   新的一年,祝您健康平安順心如意。 感謝您的支持,讓我們這個跨專業領域的平台得以 成立萌芽,提供大家一個彼此相互對話交流、合作、 發展更好的服務理念及架構、課程、倡議的機會。 自去年5月3日正式成立至今一年,學會已逐歩展開下列 服務,提供您參閱,另外也提供今年度初歩之規劃, 歡迎 您提供寶貴的建議及指正,大家共同打拼。

媽媽和爸爸如何幫助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

圖片
  第二輯: 媽媽和爸爸如何幫助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 By 邱姵寧 醫師 上一篇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的認識 我們提到選擇性緘默症的特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如何幫助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

幼兒過動,宜考慮家長、學校情境因素。

  學前過動症狀與環境可能有關,面對 學前過動,宜把家長、老師一起納入協助。 長庚大學古黃守廉,倪信章,梁歆宜等人的研究發現學前ADHD學童的症狀只在學校或家中出現, 這個差異有部分是情境風險因素的差異所致。 這個研究從台灣社區社區或醫院招募的99名4或5歲有 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或ADD)症狀的幼童。評估小朋友注意力、抑制力、ADHD 症狀的嚴重程度、父母的壓力和對自己養育子女的看法。根據老師和父母的報告,分為四組: 學校過動組,家庭過動組,普遍過動組,低分組。 結果發現各組症狀相關的危險因素有所不同。 學校過動組在注意力和抑制力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困難,與對學校生活,學習和同伴互動的適應性差有關。 該組兒童的父母報告的父母困擾較少,並且沒有認為在教養上,沒有比其他父母困難。 而家庭過動組的父母則有較高的壓力且教養上有更大的負擔。家庭組ADHD幼兒可以適應學校生活。但在注意表現上有困難 表示家庭過動組ADHD 跟學校過動組幼童有較差的神認知之功能。 調查發現, 老師報告的ADHD 症狀與抑制控制,語言能力和學習成績有關。 父母報告的ADHD 症狀與父母的身心負荷,憂鬱症等疾病的存在以及家庭功能有關。 也就是說 父母對ADHD 症狀嚴重程度的認知與親子關係之間是雙向的。父母的養育方式和父母的壓力可能是父母報告的ADHD症狀的家庭背景風險因素。 基於這些發現,在面對學前ADHD幼兒時,要考慮把父母和老師的症狀報告相關性納入考慮,提昇家長跟老師照顧能力,建立良好環境,促進兒童發展。 Hwang-Gu, S.-L., Ni, H.-C., Liang, S. H.-Y., Lin, H.-Y., Tsao, L., Lin, C.-F., & Gau, S. S.-F. (2020). Contextual Factors Impact the Variability in ADHD Symptoms in Preschoolers with Situational Hyperactivity.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https://doi.org/10.1177/1087054720938864

【為什麼孩子就是無法看著你說話呢?】

圖片
  【為什麼孩子就是無法看著你說話呢?】 黃慧婷 臨床心理師 / 奇美醫院 一個媽媽特意請假來看門診, 焦急的說我的孩子都不看人,我要怎麼教呢? 孩子不看人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有自閉特質的孩子,他們對 「物品」的感興趣比對「人」的興趣高,尤其是吸引他的事物,例如旋轉的風扇、輪子或閃爍的霓虹燈等,多數孩子不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主動跟別人有眼神接觸的意願就比較低,另外,這樣的孩子通常很難理解抽象的非語言溝通,眼神交流這種細微又高速的信息溝通方式會讓他們感到焦慮。 那有關於「眼神對視」的訓練,我們可以怎麼做? 1. 蹲下來,讓自己的視線與孩子平行 2. 將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移開他的視線,不然就將該刺激物擺放在你和他的視線之間 3. 捲起一張紙或書本變成望遠鏡,與孩子一起玩眼神相互對視遊戲 4. 發揮創意彩繪自己的臉,讓孩子對你的臉感到好奇,但色彩千萬太嚇人 5. 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貼紙圖樣,貼在自己的兩眼之間,嘗試讓孩子在撕下貼紙時能夠看著你 6. 一起與孩子照鏡子,讓他從鏡子中注視到身旁的你和眼神 7. 注視著孩子,先不急著與他說話,當他眼神注視著你時,再開口 8. 當孩子想拿走你手上的物品時,記得先看著他並緊握著物品不放,除非孩子眼神注視著你,再將手輕輕放開 9. 多與孩子一起玩丟接球或互推小汽車遊戲,試著以不同的距離讓他嘗試看著你 10. 多微笑看著孩子,你的笑容終將吸引孩子眼神的注視 其實不管孩子是否因為自閉特質而影響眼神對視的意願,其實很多孩子也常常會在往來對話中眼神失焦(俗稱六神無主),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狀況,邀請你嘗試看看上述的小撇步,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吧! 【重要小提醒】 嘗試成為一位耐心的家長(比孩子多一點就可以了),當孩子對你提出任何要求的時候,不要立即反應,哪怕只是「一眼瞬間」,也一定要等到他看著你以後再隨即應答,強化孩子的對視動機,多試幾次,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唷! 資料參考整理摘要來源: ppt.cc/fcE91x 10種讓自閉兒注視您眼神的方法/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每日頭條:鍛鍊自閉症兒童的眼神-看著我的眼睛/大連乾愛 /2018.8.16